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 科研成果>> 正文
科研成果

思政课堂|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工作思路,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3-07-0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了思政育人新格局。

探索全新教学模式,深化思想政治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方法、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学院教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持续推进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深化学生思想政治认识。学院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建立完善“双贯通”思政课改革长效落实机制,贯彻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双协同、双提升”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学院在开好、上好思政课以及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方面采取相关举措。学院分别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枣庄市薛城区教育和体育部门等单位构建“双协同、双提升”项目,依托项目开展思政课教师研讨会,重点分析和研讨如何坚定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如何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如何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及在线课程建设经验、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等内容,有助于加强高校间的交流、沟通、合作,强化协同配合,实现高水平“一对一”协同发展。此外,学院积极推进“同城大课堂”项目创新探索,每学期定期开展“同城大课堂”教学活动,举办“同城大课堂”教学研讨会,共享教学理念和经验,并在山东省多所学校同步推广,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反响热烈。

另一方面,学院致力于探索实践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实践思政是对新时代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有益探索,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式”参与和“情感式”体验而达到思政升华的一种育人模式。学院围绕“双协同、双提升”研究话题,组织合作院校共同在电影院集体备了一堂思政课,积极推进、落实实践思政这一课题。教师们一致认为《长津湖》之类的主题电影是很好的实践思政素材,电影将学生置身于战争氛围之中,通过革命前辈艰苦奋战与今天美好生活的对比,更容易点燃新时代大学生的自豪感,深入感受红色文化的感召力。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在短时间内挖掘整理近100处“可燃性”电影情节,根据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育人逻辑,将其系统化编排和逻辑化分类,充实学理内容和思政元素,补充到思政课教学案例库中。

依托学术交流活动,开拓思政育人思路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政治立场和站位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是探索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方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

学院组织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动态研讨会,与会专家从话语体系转换、研究方法借鉴、区域比较研究、传播渠道畅通等方面交流研究心得,强调挖掘和探究学术背后内在的科学精神,为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提供精神动力。

学院组织教师参加“四史进课堂”联合研训活动。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学校思政课程相融合,努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院调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学术沙龙活动,为师生学习和领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新的视角。如学院“青马书社”举办主题为“走近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读书沙龙活动,邀请教授、副教授为指导教师,并确定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选读书目,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说和经济论等方面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启发学生要注重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用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养成多读书、善领悟、勤思考的习惯,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

创新开展实践活动,盘活思政育人空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知识竞赛、观影、志愿服务等创新性实践活动,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盘活思政育人空间。借此引导学生回望党史、重温传统,多维度、深层次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追求真理、奋力拼搏、勇攀高峰。

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以“五四精神传薪火,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的观影活动,以文化浸润方式激励学生继续砥砺前行,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如观看电影《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该电影讲述了团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陪伴青年成长、指导青年前行的故事,诸如西部支教、捐资等较为典型的事迹,以“旗帜”“看见”“寻找”三个篇章展开叙事,展现了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彰显了中国青年时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精神。通过观影,学生更加认可共青团的价值,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院遵循劳动教育要把握“整体育人”、超越“单一课程”思维的原则,重视“劳育结合”,避免“以劳代育”现象。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学院开展了“助力五一·山财志愿者在行动”劳动育人主题实践活动,学院学生身穿蓝色马甲,走进济南市浆水泉西路社区,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书写青年担当。学生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引导车辆停放、维持秩序等方式引导游客践行文明出游理念,用实际行动助推文明旅游落地扎根,为济南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学院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营造“人人学雷锋,雷锋在心中”的良好校园氛围,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让学生在长期实践中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点滴积累,润物细无声。

(供稿人:刘东方)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当前在线人数: 0
累计访问量:
版权所有: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 电话:0531-88525233 网站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