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孔子,你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许是学生时代教科书上的一句“因材施教”,或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头衔。以往,我们习惯于将孔子奉为教育家,强调他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殊不知,“教”与“学”并非割裂的关系,他们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我对孔子的记忆,停留在高中,为了高考生硬地背诵、翻译、默写《论语》中的篇章,并未理解其中句子的真正韵味。进入象牙塔,步入自主学习的天地后重读《论语》,我认为时隔千年,孔夫子的学习理念在当下仍具现实意义,足以为21世纪的大学生提供借鉴,在此,借浅谈孔子“学习”思想之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一、为学由己,为己之学
既谈学习,先来谈学习的目的。孔子的学习目标,就是使人通过学习而成为人格高尚之人,此乃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此时非彼时,现实也非理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成为君子的目标未免有些宏大与不切实际,与其说“君子”,不如说“建设者”,每位大学生的使命,即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
孔子曾发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感概,好学虽好,学风亦不可忽视。“为己之学”强调的是一种立足自身的自我学习,而不是将学习作为显示于人的工具与手段,这一切的前提是“为学由己”的自主自觉性。其中“己”是学习的主体,强调的是对自我提升的重视,自足于本我,着眼于自身,方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便立下志向,从而开始学习,由此观之,一个人学习的起点即是自主地定下自己的学习志向。
反观今之学生,从小即被灌输“考上大学就万事无忧、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于是奔着心中的一座灯塔——大学,寒窗苦读十二年,最终如愿进入象牙塔,却发现现实并非亲朋好友口中的“等你考上大学,就如何如何”那般理想与无忧,反之,面对无人管束的生活环境、没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再去不断督促你的学习环境以及不断严峻的就业环境,很容易形如无头苍蝇,失去本我,从而放纵享乐,等到真正面临就业时,却发现自己知识技能匮乏、思想懒惰落后。我认为,大学才是让一个人人格完整、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掌握必要技能、形成严谨的专业思维的真正大好时光,而造成今之乱象的正是“学不由己,学不为己”的错误学习思想,学习不为提升自己,不以己为主体,而却是只为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是纯粹地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或是拿来当作炫耀的资本,将学习当作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都是不可取的。
从“为学由己,为己之学”的学习思想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1、大学生要尽早确立个人志向,由此激发学习欲望,收获学习动力。
2、大学生要承认并确立在学习过程中“己”的主体地位,在思想上脱离外部客体控制,做到真正为己。
二、乐而好学,终身之学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因此特别强调勤奋好学,仅在《论语》中,“好学”二字就出现了16次,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由此可见孔子对“好学”的重视程度。“好学”,即“勤”,除“勤”,亦有“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不是痛苦之事,而是人生乐事。孔子之“乐”,不是物质享受之乐,也不是纵情玩乐之乐,而是求知进程中的精神之乐,是通过学习升华人生层次的自得之乐。孔子曾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之乐相仿,都是精神之乐。
除了“乐而好学”,更有“终身之学”。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可窥见一斑:孔子之“学”乃终身之事。“终身学习”在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大会上,取得了广泛认可的界定:“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地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理论讲究尊重每个人平等的学习权利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这也正与儒家的教育思想相契合。
反观今之学生,自主内驱力不足,将学习简单地看作一桩苦差事,并未将身心真正融入学习过程中,从而未获得充实过后的满足感、升华过后的快乐感。没有学习之乐作为内驱力,更无法达到“终身之学”的高度。在信息量爆炸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无论在学业生涯还是职业生涯中,个人如果无法秉承终身学习的态度,将会被永远留在时代车轮迅速划过扬起的尘雾中,从而被时代的浪花抛弃。
从“乐而好学,终身之学”的学习思想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1、大学生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学习过程中积极找寻乐趣,取得学习成果后同时收获升华个人后的精神之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大学生应信仰“终身学习”的理论,循迹时代脚印,不断提升自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