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十五日》的作者,是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人称“祥瑞亲王”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马伯庸老师。马老师有着极为出色的逻辑架构与发散能力,擅长基于历史主线进行二次创作,他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悬疑推理创作,灵动而不随意,创新却不逾矩,笔下情节构思巧妙,往往出人意料,诙谐幽默而又发人深省的背后,往往有着详实的史料作为支撑。
《两京十五日》的创作灵感源自《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登基过程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千里运河,危机四伏,昼夜奔驰,利益扰动……由一条运河而牵扯出的一局乱棋,究竟谁才是既得利益者,而破局的关键又在何处,普通的百姓和小人物又与历史的发展有何关联?其实,在了解完由这样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荒唐而不荒诞”的心灵之旅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得出相同或不同的有关于这张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的感悟。
习总书记多次给我们提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要求,“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我想,评判一本书是不是好书,就要看我们青年能从中能获得多少营养。而《两京十五日》恰恰就是这么一本能将做人与社会的道理融会贯通于故事本身的一本“教材”。
本书一好,好在立意:
(一)但得众生饱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这句诗本是宋朝诗人李纲《病牛》中所著一句,恰是本书想要极力阐发的观点。
两京十五日的故事起源,原是洪熙元年年间,南京城多次发生地震,洪熙皇帝担心时局动荡,命太子朱瞻基前往居守南京。可谁曾想,太子刚到南京不久,洪熙皇帝不豫,就此撒手人寰,太子又要立刻返回京城即位,路上遭遇汉王朱高煦的各种围追堵截,本书故事也就此展开。
在书中,当太子朱瞻基被迫参加了淮安拉纤民众发起的暴动,而被押入刑部分司的狱中,与老兵孔十八交谈后才发现,原来白莲教能够吸引民众的原因,并不是主要依赖所谓的江湖骗术蛊惑民众,而是民众认为,“来世福报、白莲显胜什么的,他们并非亲见。可只要在莲花坛上烧过香,佛母面前磕了头,从此就是亲切的兄弟姊妹。活着时,彼此都会照应;哪天死了,至少坛里会给你买块棺材,烧烛香,寻块宝地葬着,不至于一苫草席盖着,喂了野狗、乌鸦,你说谁会不愿意去?”
这位从前养尊处优的太子,从来没有想到,让老百姓趋之若鹜的动力,居然只是如此微不足道的好处。不过,想想眼前这些纤夫的遭遇,他们只是活着就已拼尽全力……
这一“大明太子被迫稀里糊涂参加了民众暴动”的情节,充分展示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推动者,如果统治阶级可以至少让人民群众吃的上饭,统治基础才会更加地牢固。这样的道理,放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今天读来,实在具有“睡乡谁造警钟鸣”的意义。
古人尚追求“但得众生饱”,而在今日,2021年我们已然实现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则更是一份时代进步满意的答卷了。
(二)利国利民,千秋大计
而太子的舅舅张侯张泉,则是书中另一鲜明角色,在太子在为是否迁都之事踌躇之时,多次晓以大义,“岂可‘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啊,”太子与其父洪熙皇帝认为,漕运太过浪费民力,倘若将都城迁回南京,则可节省下这许多民力物力,百姓便没这么大负担,而张泉则指出,“汉王借漕河生事,却不代表漕河无利。迁都一事,我一个外戚不好置喙,但请殿下三思”,“漕河之利,可不止每年输送京师那些漕粮而已啊……”
“您瞧,那条船挂的是辽东都司的旗子,船上八成是东珠,在天津卫上的船,运到杭州可转运至福建,变成当地诰命夫人脖子上的珠饰;您再看那条船身特别长的,那一根根圆径粗大的木头,一定是播州的楠木,它们从赤水河进入长江,再从漕路北上,京城三大殿的修复全靠它们;还有那条,光看吃水就知道,不是兴国就是进贤的优质铁矿,许是要供给山东登莱的船厂;还有那条,对,船头比较平的那条,甲板上铺了一地暗棕色的东西,那是广东徐闻县的马蹄良姜,船家一边走一边晒,晒到北直隶收起来,大同的边军就能直接用上了……”如此这般,张泉所言,并非只是商贾之利。漕河真正带起的、流动起来的,并非只有物资和钱,而是人心,是四方对朝廷的向往之心。帝尧时一位老农所唱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有何哉?”如果一个普通百姓的吃喝用度,皆出自自家之手,不必出村头方圆五里,那么帝力和他有什么关系?皇帝是谁?大明又是什么?
若这老农平日可吃到松江白粮,节庆有剑南醇酒,病了可服辽东人参,闺女出嫁了能扯件江南的湖绉马面裙,儿子骑着甘陕青马,手执遵化镔铁大刀,他心目中的世界,可还只是村中一隅?可会知道天下之广,大明之盛?可会在上元、中秋遥祝天子万寿?
百货流通,这是一朝之命脉所在。譬之如人,若是一个人血液壅滞,无处能通,岂能长久?只有血液经行四肢百骸,循环轮转,才是长命百岁。太宗皇帝顶着无穷压力迁都北平,又力主疏浚这条漕河,这是大胸襟、大格局,岂是一群只会计算钱粮的无知之徒所能领会——殿下您他日为帝,这些事不能不细想。”
而在历史上,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应对当时北方少数崛起的情况下,“天子守国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明朝北方边境的长时期的和平,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而本书作者在此借用人物本身之口,实际上更表达了在史书上未大量运用笔墨去关注的点,那就是——从微观的角度,民众的角度,人民生活的角度看看待和观察是否迁都,运河存废的问题。这其实就蕴含着一个道理:国家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国力强盛与否,倘若最终的落脚点不是回归于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又能在身上感受到多少对“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呢。这样的道理,倘若清朝的统治阶级能早一点领悟,或许也就不会出现鸦片战争时候,清军在对英法作战,而两岸百姓隔岸观看,未施以援手的场景了吧……本书多次大量地出现了相关的道理论述,实例论述,读来实在有含英咀华,尝鼎一脔之功效。
(三)粉身碎骨,要留清白
“小杏仁”即官职为行人的于谦,书中为尽忠职守,在护送太子出逃时南京城时不惜将太子装进粪车;当暂时获得安全,与太子闲聊时,当太子问及:若国君真的撒手人寰,为之奈何?于谦义正言辞地回应了一句:那么就立太子,太子没了还有其他皇子,总之就是不能束手待毙!如此回答,令太子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原来你也并非是忠于我,而是忠于国家江山社稷啊!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现在或将来的自己,当自己处于要为人民服务的位置上时,是否能够真正地像于谦那样大公无私,一心为公,还是只是尸位素餐,庸碌一生?
(四)心无旁骛,方可成事
对于护送太子的吴定缘来讲,他的人生自从救下苏荆溪之前,都是被动的。作为“铁狮子”铺头的儿子,他破案是被动的,每每提供完案件线索之后,便向父亲讨两幅酒钱;在宝船爆炸时,救起落水的太子也是被动的,从他只想赶紧把这名落水的“嫌犯”交给刑部或锦衣卫就可以知道;他答应于谦从应天府护送太子到京城,为的也不过是那一袋合浦珍珠和伍佰零一两现银……总之在那之前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也与他那未知的身世之谜有关,可是自从那场大火之后,他的人生就再也没有自己非得想要做成过什么事情,及时后来在济南的白莲教处终于得知自己是忠臣铁弦之子之后,也依然如此喝酒也不是爱酒,只是为了逃避生活罢了……
只是那次落水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心无旁骛——我第一次发现,当有了一个无论如何也要达到的目标,所有的烦心事便都消失了。没有犹豫,不再思前想后,发起狠,咬碎牙一门心思去做,旁的都不重要——我之前从未有过这种体验。是的,为什么变成这样的原因已经不重要了,读者可以自行去书中寻找答案,重要的是,人如果下定决心,心中有了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才能真正地心无旁骛吧。明朝王阳明讲“心外无物”,我想他的本意可能并不是要去区分这个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呀,而是想告诉我们,真正地想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尽力去达到“心无旁骛”的状态吧。
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娱乐至死的时代,倘若我们不能像吴定缘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心无旁骛之事,又该如何在生活的海洋中漂泊呢?
(五)无名,性空
一个逃难太子、体会疾苦的太子形象北上了,一个心无旁骛,最终找到自我的吴定缘也毅然决然的挺立,叨叨不休、忧国忧民的“小杏仁”于谦似乎还杵在原地义正言辞地教导太子……这样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主要故事人物形象,最终只剩下了女医“苏荆溪”。
“人心有疾,必外现症,久自成癖。有的人心绪壅滞,便会不停啃指甲;有的人神志紧绷,便会抖腿不止。你一刻不断要吃东西,只怕也是一种心疾早种。容我猜测,你先前可曾挨过饿?”苏荆溪的话,固然道出了白莲教护法昨叶荷的心疾,可她自己又何尝没有没有心疾?看着从小陪伴自己学医长大的“手帕交”被选入后宫,最终随着洪熙皇帝的死而要自己随着活人殉葬,这是她世上惟一的知己啊!医者不自医,这句俗语,对苏荆溪来说,可谓是一语成谶。实际上作为医者,她很清楚梦中自己那位“手帕交”托梦给自己的景象,不过是因怨气而生罢了,可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就这样白白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进了皇陵去给所谓皇帝殉葬,她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在两京十五日的路途中,有的人是因为忠心护国而护送太子回京者,如于谦;有的是因为想争夺皇位与权力而全力刺杀太子者,如汉王朱高煦一党;还有的是因为倘若新任太子登基,可能会废止漕运,迁都回回京,那么仰仗这条运河赖以为生的各级官僚、地主则无利可图,铤而走险者,如徽商汪极、御马监提督太监朱卜花……可是,只有她,唯独是她,是为了替手帕交报仇而一路追随太子,思之可憾!一个聪慧、机敏、温柔的女子,在极大的复仇欲望之下,也可以变得比任何男子更加可怖。
云树之思固然深情动人,但或许,比感情更加可贵的一个人内心的清醒,道讲无名,佛说性空,只有在人真正放下执念的那一刻,眼中的世界才能洗去原本的灰尘吧。
本书二好,好在人物丰满:
无论是借酒消愁的吴定缘,亦或是少经世事的朱瞻基,精忠卫国、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司直于谦,秀外慧中、重情重义的苏荆溪,甚至是因世事无奈而被迫成为白莲圣母的唐赛儿,譬如朝露、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昨叶荷……
每一个人物形象几乎都栩栩如生,身上都有着足以打动人心的地方,或许他们身上的某些心境、某些感悟,今天的人们仍在经历,看着他们的故事,我们亦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本书三好,好在情节紧凑,与历史巧妙呼应: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历史的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作者良苦用心涉及的“彩蛋”情节。
此处稍举两例,例如“二十五年之后,铁弦的儿子又一次高高扛起了朱家神位,还是为了守护朱家皇帝,还是为了要去对抗欲要篡位的朱家宗室。时光的洪流,打了一个轮转居然又回到了原地,不能不让人感慨命运之奇。”
又如,于谦一行人借助南京城北白龙挂的势力(用白色粗大、长度合适的结实绳子,由擅长飞檐走壁的盗社成员灵活使用,便于盗贼进出城的来往)出逃南京之时,于谦心中不禁多了一丝担忧,原来城防有这么大的疏漏,万一敌军用这种办法入侵可怎么得了?这一情节与历史上瓦剌来袭,于谦主导的北京保卫战中的实际情况遥相呼应,所谓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严谨的历史性小说的精妙尽现于此!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想,这句话,对人适用,对书籍同样如此。难道非要是所谓的大家公认的名著,如《史记》一般才算是好书吗,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这并非是说传统经典不好,相反,传统经典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必然是有其合理性和极高的价值。可是对于大多数对古文研究不多的当代青年人来说,传统经典以其极高的学术素养性便将大多人拒之门外了,想必大多数人捧着一本古书,倘若没有古文字典,恐怕都很难完全理解意思吧。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年轻人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历史的事情,不妨先从这样像《两京十五日》等优秀、严谨的历史性文学小说开始,倘若哪怕能从中悟出一丝一毫的道理,培养起对“历史”本身的兴趣,那么便为接触“历史”来了一个好头,将来及时读古文原籍也便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乏味了,岂不是一件乐事?
毕竟,很少有人天生就对历史学具有极高的天赋,可是兴趣总比灌输,要有力量些。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两京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