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深入学习过《论语》,对它了解甚少。利用大学一年级这个寒假,我阅读了《论语》这本书,才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词与句,均来自于这本书。除了那些我已经知道的,还有那些我常常遇见的却不知源头的。在阅读原著之余,我还利用网络阅读其他读者的读后感悟。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读者认为,《论语》能够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根由应该就是它“左手理想,右手现实”,两手并举。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也有同样的感悟,今天分享给大家。
首先,什么是理想呢?
理想好似一位春姑娘,将众多的生命体汇集在一起,不管有多少磨难,依旧烛照灵魂,让所有的灵魂走出阴霾。人们都说,理想有两种色彩,一种是个人理想,一种是大众理想。属于个人的理想,点亮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让这个人的生命绽放出光彩。而大众的理想,却可以孕育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在大众之理想的映照下,个人理想似乎彩云易散。
这份属于大众的理想,就在《论语》一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认为,这主要就体现在“仁”一字上。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也即面对仁德,无论是谁,都不可以违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哪里敢当!不过会不断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仅仅做到如此罢了。”这里表现出孔子十分谦虚,但也更多地也展现了“仁”与“圣”一样是位于常人无法触及的高度。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这句话则直接点明了“仁”就是“恭、宽、信、敏、惠”。人只有做到了这“五德”,才具备了仁德。这样的仁德内涵真正是至高至上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即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即便完成这样的责任非常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仁人志士面对远大的目标或是理想从未退缩,一直努力追求未曾想过放弃。在当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如此呢?
综上所述,“仁”统摄德目,一切德皆是仁对事物而显现的德行,而这一切须通过生命来体现。仁的特性曰觉曰健,觉表明它是一个“活体”,健指健行不息,它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内部的结构赋予客观的对象,实现其价值。这也是《论语》中“左手理想”的体现。
《论语》中不只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它同时也十分关注我们所处的现实。
同样是为了完成“仁”,孔子等人又有这样的说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难道很遥远吗?不,不是。我想得到仁,这仁就来了。这样的一句话,则把似乎“高高在上”的理想一下子拉回了“地面”,让人觉得理想就在身边,揭下了这个神圣的面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孔子在此又告诉了我们收获仁德的具体方法。父母兄弟皆在身边,收获仁德哪里是难事呢?孔子利用这样一个例子,拉近了理想与一切人之间的距离。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犯的过失,各由于各自的习性。察看人的过失之处,这就知道其仁德如何了。从这里看出,了解仁德的另外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察看反思仁德过失之处。《论语》举出了许许多多具体的例子或是做法,细细品读一番,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启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