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韩育生先生在编写《诗经植物笔记》之时,折服于《诗经》中诗性与物性的对话,感召于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有感而发:“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思来想去,似乎也想不出更好地语言来表达读《诗经》后的心潮澎湃了,便借了韩先生的文采,抒己之见。
《诗经》记载了从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歌谣与颂词,小至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大至礼乐祭祀均有涉及,可谓是先秦时代生活的百科全书。读《诗经》,可窥见先人们生活的一隅,可想象祖先们以怎样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度过现在看来过于短暂的一生。爱情名篇《关雎》中的“君子”求爱不得,夜里辗转反侧;《召南·摽有梅》中的女子因迟婚而急于求士,大呼:“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及直率的表露,让现代人自愧不如,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婚恋已不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灵魂的共鸣。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豳风·七月》生动的记录了北方劳动人民几乎一整年的农事与生活,刻画了勤劳质朴的老百姓形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艳丽的桃花见证了女子风风光光的出嫁;“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平凡的一家人闻鸡鸣而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先民们注意到并接纳了了大自然中与他们共同生活的生命,甚至某种程度上掌握了自然规律,日升日落、秋收冬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经》确为“千山之祖,万水之源”。从“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到“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从《黍苗》到《十亩之间》,奴隶制国家的礼教从形成、鼎盛至崩坏,诗歌在冥冥之中暗示着历史的轨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弃妇只能独自承受心酸;“王事靡盬,不遑启处”,战事不止,在外征战之人也不得归家。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乐于容纳先民强烈的情感,但也为理性的反思留了位置,它赞颂王朝的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同时也不屑于去隐藏这个时代的黑暗——无休止的战争、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都是它的伤疤。《诗经》为后世呈现的并不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而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有人说:《诗经》是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息摄影,是上古时代先民感情的诗意写真。
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气质,而这些美德在《诗经》中也有迹可循。《氓》中的女主人公被抛弃后毅然决定与氓一刀两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中国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不曾磨灭;《周南·卷耳》中有“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卷耳即苍耳,是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不盈筐这个细节,正说明了先人对固定自然节律的顺应,与天地自然和谐一致的关系,对生命在平凡视野下的关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短短一句,写尽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战争对自我价值的否定,爱好和平的民族由来已久;玉温婉细腻、高洁无暇,中国人爱玉,更爱如玉般温和善良、品德高尚之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润如玉”的审美标准便由此形成。《小雅·南山有台》中写道“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当时的统治者早已意识到德治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要注重民本,做人民的父母官。正是这种种特质赋予了中国人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不曾消磨鲜明的特色。
《诗经》的记录是有灵性的记录,它记下了鲜活的历史,鲜活的生命,鲜活的精神,读《诗经》,才知万物有灵。
直至今日,《诗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顺应农时、取之有道的思想转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定信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探索与尝试。《魏风·伐檀》斥责不劳而获的行为,与“劳动光荣”的思想不谋而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的两种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帮助我们挺过了一次次地震、洪水甚至新冠疫情。古人的智慧为现世提供了灵感,也在现世迸发了生命。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诗经》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读《诗经》于近处看可以洗涤心灵、增长知识,而从远处看,《诗经》则是中华基因代代相传的象征,是先人们对后世的敦敦教诲与灵性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