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学校概况
章程与规章制度
招生考试
财务、资产及收费
人事师资
教学质量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风建设
学位与学科
对外合作与交流
重点领域
其他

山东财经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10-12 浏览:

山东财经大学

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教学院部(科研机构)、各职能部门、各教辅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设目标

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在全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全校形成广泛共识,全面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三、主要任务

1.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学校建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会议,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规划部署,督导工作落实;明确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的职责任务,构建分工合作、协调共进的有效机制;组织学院党组织学习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将党建和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学院建立领导落实机制,明确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的职责任务,发挥好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

2.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预科、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和国际学生教育纳入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沟通协调,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衔接、同向同行;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课程思政建设覆盖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验实习等各类课程和环节;加强课内课外协同,将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纳入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3.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明确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政教育目标,全面落实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道德修养、国家安全意识等思政教育要求;强化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研究生、继续教育公共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公共课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推动学院、专业和教师按照目标导向、产出导向要求,全面落实专业课思政教育要求;推动各学科、专业共建共享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支持体现课程思政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新教材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和评价标准。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依据,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元素,实现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融合;从学院、专业、课程等层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教师思政育人效果纳入课程评价、评优奖励和职称、岗位考核标准。

5.全面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关键,严把教师引进政治关和师德关;建立全覆盖课程思政建设培训机制,将师德师风教育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纳入新入职教师、新上岗导师培训体系;完善教师在岗轮训,加强教师思想信念、职业道德、导师规范教育;利用党课、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理论武装,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院、专业和基层教学组织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和研讨,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优秀案例库建设,推进共建共享。

6.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条件建设。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学校、学院、专业和基层教学组织应大力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转变;大力推进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开展基于项目、问题和案例的教学,推进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加大教学条件建设,满足问题和案例教学、团队学习、翻转学习、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需要;加大课程信息化建设,推进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系统设计和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有效考核课程素质和能力目标的达成度。

四、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指导学院(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并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学院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作用,成为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院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强化学院党组织的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在组织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教育培训、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中,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和责任,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2.加强支持保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费,设立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建设项目,支持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优秀案例、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的评选和表彰并纳入学校教学业绩体系;鼓励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构建校院两级覆盖的课程思政支持体系,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3.加强落实督导。通过培养方案审核、教学材料检查并结合教学督导和内部专业评估等,及时了解学院、专业和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展情况;完善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和领导听课标准,增加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评审课程思政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总结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引导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落实;将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纳入学院工作、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考核;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惩处机制,规范教师履职行为。

山东财经大学

2020109

公文编号:政教〔2022〕14号

版权所有 © 山东财经大学网站管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