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通知》(鲁教高字〔2022〕4号)要求,深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统筹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一体化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原则
(一)强化示范引领。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为引领,充分发挥知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探索改革实施路径与经验,逐步实现所有专业、全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聚焦重点难点。聚焦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学业评价适切等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尤其是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障碍,实施集中攻关、重点突破,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形成特色。
(三)坚持整体规划。对课堂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改革进行系统设计,完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设计,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利用有效资源,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以及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堂教学格局的转变与实现。
三、建设目标
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推进学业评价、促进教育创新,构建“教师启智教、学生专注学、全面客观评”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到“知识+思维+能力”并重的教师启智引导模式;实现从被动学习、应试学习转变为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专注爱学状态;实现从“期末一考定成绩”到“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全面客观考评方式。到2024年底,力争实现学校所有专业、全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全覆盖。
四、改革内容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厚基础、重创新、强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知识储备和基本素质,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教育全过程;避免照本宣科,一本教材讲到底,鼓励教师开发活页式教材,授课内容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科前沿相结合,及时将行业或企业实际案例、最新科研成果有机融入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鼓励教师选取不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一体的高质量课堂。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TBL(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CBL(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促进教与学的深度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形式上灵活运用讲授、讨论、案例、演讲、指导自学等方式,精心设计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学习活动,明确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鼓励学生批判思考、创新探索、严谨研究与活跃讨论,促使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学习。
(三)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建立完备的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自主学习、课堂表现、知识测验、课后作业、单元测试、主题论文、调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多元化方式应用于考核评价中。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可采取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支持教师积极通过创新小论文、开放课题、案例分析等方式,探索开放式命题、创作型考试的“非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健全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各院(部)要落实课堂教学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院(部)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有效激励广大师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日常监督;建立和完善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配套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机制,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元结合、细化占比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统筹组建专家团队,加强对院(部)课堂教学改革的督导,指导院(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确保成效。
五、实施路径
以示范课程团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教学“新基建”,充分发挥示范课程团队的启航引领作用,彰显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价值。示范课程团队建设须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坚持立德树人,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强化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推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示范课程团队建设采用“先建设后认定”方式,建设周期为一个学期。到2024年底,计划建成100个左右的校级示范课程团队。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顶层设计,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改革任务落地实施。各学院(部)成立由单位负责人牵头、专家教授等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组织推进本单位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二)完善政策支持。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与成效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将其作为学科专业动态监测、资源配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各教学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和激励办法,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和课程教学团队活动制度,真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加强宣传动员。校院两级积极部署,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师生座谈会、职能部门座谈会、专项布置会等多种途径,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方案、举措等,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动员,力争在全校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统一共识和良好氛围,把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落地落实。开展优秀典型案例、优秀示范课堂、课堂改革先锋等先优评选活动,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改革成功经验。
七、其他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公文编号:政教〔20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