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师风采> 正文

导师风采

修己慧人 笃行致远——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于文广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9日 来源:研究生院(学科办) 浏览次数:

于文广,现任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名师,山东财经大学“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山东财经大学优秀教师,山东财经大学卓越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系列人才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人口老龄化、金融统计、社会保障等。自2016年担任硕士生导师和2018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以来,他一直坚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表现突出。

一、依托泰山学者岗位平台,开展“本硕博混合式”育才模式,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

为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他通过实施“泰山学术提升支持计划”,积极探索开展“本硕博混合式”的小团队培养方式,如定期开展“本硕博混合式”论文研讨,利用公众号开设“观点精粹”栏目,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让本科生撰写经典论文的概述,博硕学生审核把关,以此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综合素质,逐步构建了高素质创新型“本硕博混合式”的特色育人体系。

区别于传统的通过选拔机制单独组建班级的形式,“本硕博混合式”的小团队培养方式优势更加明显,其特点如下:(1)培养方式机动灵活高效。“本硕博混合式”小团队培养方式是基于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而实施的,不单独组建班级,不需要制定统一培养方案,不同学院学生仅仅通过微信群建立联系,研讨会根据学生空余时间随时可以召开。(2)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更强,更有利于相互启发。“本硕博混合式”教学模式使互动交流不仅能在师生之间,而且能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展开,其研讨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不同层次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和语言的碰撞、补充与修正的过程,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与发散思维。(3)研究内容的扩展面更广。“本硕博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参与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同级同班学生与教师之间,而是扩展为本科、硕士与博士不同层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间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术研讨,这样无疑更加丰富了问题及内容的讨论。(4)有效提高学生间的协同合作。讨论班上研讨时,某个硕士生或博士生可能会突然产生新的科研构想,如果只是自己单独来做则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论文写作周期过长,这个时候可以将一些思路或具体问题安排给本科生来做,硕士和博士给予具体指导,导师最后把关,这样既锻炼了本科生的学术实践和操作能力,又提高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协作能力,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也加快了论文的写作速度,有助于硕士生和博士生思考下一个科研题目。从目前实践来看,效果非常良好,研究生与本科生合作已经发表6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也填补了山东财经大学本科生在国外期刊上发表SSCI和SCI双检索论文的历史空白。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学,突出科研,硕果累累。

他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坚持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在山东财经大学实施泰山学术提升支持计划,开展“本硕博混合式”小团队育人模式,受到了齐鲁晚报、鲁网山东、华禹教育网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他在教学一线,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担任硕士生的《保险前沿专题》、《保险数理基础》以及博士生的《金融统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主持山东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项。近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经济科学》《财经研究》《数学学报》《Economic Modelling》《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Asian Journal of Control》等期刊上发表SSCI、SCI、CSSCI检索论文8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5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ESI热点论文3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其研究成果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第五届山东省统计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次,山东财经大学“2019年度科研贡献奖(格力)”;指导研究生荣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次,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2次,山东省优秀毕业生1人,所指导的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2人,校长奖学金3人。鉴于他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出色表现,2018年荣获山东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荣获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名师称号和山东财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荣获山东财经大学“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崇尚职业道德。

他10多年如一日,热爱保险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工作,热爱他的学生,用心血浇灌保险教育园地,教书育人。他始终认为具有从教职业道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自己要以平常之心来对待自己的职业,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责任感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业务上精益求精,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他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偶尔上不好一门课,给学生所造成的后果可能并不明显,也很难去具体地量化,但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永久并深远的,这就更需要一个老师用职业道德去约束自己了。社会能理解和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一份子就应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以自己的敬业精神来营造师生相互尊重的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了一种处世态度和一种人生价值观。他具有继续学习的高度自觉性,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对最新科学动态和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在从事保险教育近十个年头里,在漫长的治学治教的征途中,他秉承诸多保险教育老前辈的教导,激励自己去不断完善师德,提高学术素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激发自己终身奉献保险教育的信念和热情,在这片保险教育的沃土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更让我尽情地享受人类工程师的自豪和荣耀。他的座右铭是: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征途也充满崎岖艰险,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胸怀远大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多久,都要对每一天负责,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Copyright ®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2018-2019

top
Baidu
map